哀哀感覺類似的問題都快變月經甚至日經文了= =
BRT是一種彌補嗎?因為胡市長選前政策支票有作捷運(MRT),我忘了有沒有講哪一年要完成。
絕對不是,BRT有他階段性的任務。
MRT也會蓋,藍線跟橘線的可行性評估都已經做好送出去了,就看中央政府給不給錢跟給多少錢。
為什麼不蓋捷運,因為說要靠BRT培養運量,才能向中央爭取經費蓋捷運
那麼如果運量到有經費才往中線蓋???蓋捷運和BRT同時進行,中港路會@#%!!@#$%…
有了高捷這個慘痛經驗後中央政府對地方建捷運的態度保守了很多,你不先想辦法證明你有這個運量能夠支撐,否則就別做夢了!蓋捷運跟BRT同時進行,恩沒錯,中港路會塞爆,但就算只蓋捷運沒有BRT中港路一樣會塞爆,相反的BRT提供了人們多一個快速便捷的選擇。
那麼如果運量不到???BRT就讓它一直在兩邊!!?我的天呀!
我可是一直認為中線是為了蓋捷運,所以才把BRT丟兩邊的。
是阿,不然你以為呢?運量不到還能蓋MRT嗎?
BRT在兩邊沒甚麼不好,相反的如果改成在中線,那全中港路都得禁止左轉了,試問大家受的了嗎?
===============================================
如果說運量不多所以才把MRT改成BRT來培養運量
那麼現在文心路和北屯、建國路蓋的是什麼???
是中運量鋼軌MRT
同樣沒經過BRT測試運量,一條先蓋BRT、兩條直接衝MRT,為什麼???
其實應該全都直接MRT才對啦!
綠線會蓋MRT是當初交通部的承諾兌現而已,說來說去都是錢的問題,交通部給錢了那就蓋唄!
你知道藍線MRT的預計工程經費要多少嗎?破!千!億!
不是不想蓋,是沒錢蓋,又沒有中央八成的大絕招可以開你叫台中市去哪生出這些錢?中央就是要你證明運量購才給你錢,而BRT就是為了達成此目的建的。
===============================================
然後為什麼不地下化??????????
為什麼不地下化??????????
為什麼不地下化??????????
幹嘛不地下化一次完美呢?高架多年喔後,一定會地下化
汽車走的沒辦法地下化,因為有廢氣
但吃電的大眾交通工具就沒差(雖然BRT可吃電,卻吃柴油)
如果技術問題?不會吧!台北已經有地下化了
如果地質問題?不會吧!中港路被說地質硬喔!可是秋紅谷都能挖那麼深,而且中港路建案一堆
如果經費問題?嗯…會吧!好吧!其實是看有心沒心吧!
如果功勞問題?是的,就怕完工時不是自己,自己辛勞苦勞、最後功勞是別人;
但大家有這麼膚淺嗎?會忘記真的付出是誰嗎?
如果真對台中有愛的話,要有「成功不必在我」的精神呀!
地下化=好?我是贊成高架化的。
地下化不僅工程經費更高且工期更長!後續營運所需的成本經費更是高得嚇人!
重點還是那句話,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還有,將來的藍線MRT會是地下跟高架混和
把台中市捷運工程處9/1的公告PO上來,這樣應該比較清楚了吧
捷運藍線可行性研究路線規劃西起臺中港區,以高架型式沿臺灣大道東沿,跨西濱快速公路(台61線)及國道3號後至福安路及安和路間進入地下段,經臺鐵臺中站至太平地區,路線全長為29.5公里,共設置22座車站(12座地下及10座高架),工程總經費約為1,069.06億元,其中用地取得費用為26.67億元,工期預計須12年。
又前述用地取得之用地徵收費用原係以平均公告現值加四成估算,惟自土地徵收條例修訂後,用地徵收改採市價補償計算,經參考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用地取得費用增加幅度,初估捷運藍線用地取得費用將大幅增加至105億元(其中包含臺灣大道沿線近千筆土地)左右,此筆費用將全數由本府自行負擔,且捷運藍線工程總經費亦將高達近1,150億元,考量中央及本府財政困窘,捷運藍線之規劃作業短期內得否順利獲中央核定更增添變數。
目前興建中之快捷巴士BRT藍線工程經費約為20億元,僅須1年即可完工,預計今(103)年7月通車營運,實具備工期短、經費合理且能培養捷運運量之優勢,符合本市合併升格後之城市發展及市民們對於交通建設之殷切需求,惟就都市長遠發展及都會區域內之鏈結,完備之軌道運輸系統仍為最終目標,爰本府仍將於近期內將捷運藍線可行性研究提報中央審議,如順利奉核,始得賡續進入綜合規劃、設計及施工等階段,短期內先透過快捷巴士BRT積極培養大眾運輸人口,並同步推動捷運規劃作業,藉由BRT邁向MRT之階段性推動,逐步建構本市完善之交通運輸環境。
大家並不膚淺,相反的你的這些問題比較膚淺...
==============================================
最後
為什麼要改名為台灣大道?中正、中港、中棲有什麼問題嗎?
其實是沒差啦!只是台中活了幾十年了,講習慣中港了
就像 中華郵政 改 台灣郵政 ,雖然有意識形態問題,但也沒多有意識,最後又改回來
要改名,我倒覺得「市政北七路」應該要先改名吧,雖然已變成不錯的地標,但終究不好聽唄!
這個部份我贊同,沒事改什麼路名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