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8946 自推出以來,免費的Gmail電子郵件與置入廣告的商業模式,正如Google許多服務一般, 常被質疑隱私權的問題,競爭對手如微軟,甚至還製作過「反行銷」的宣導影片, 來調侃這位網路巨人。然而,無論你相不相信Google的「不作惡(Don’t be evil)」 信條,6月時一場 Gmail 隱私相關的集體訴訟備案書中,一段Google方律師的發言: 個人在自願交予第三方的資訊上,並無合法期望的隱私 (a person has no legitimate expectation of privacy in information he voluntarily turns over to third parties), 日前確實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更有視其為Google蔑視隱私權的變相聲明者。 不過,雖然不少媒體爭相報導,許多人可能在一開始就搞錯了一件事:這起案件的原告, 並「不是」Gmail的使用者,也就是說,儘管原告對Google提出隱私侵犯,因並非Gmail的 用戶,與Google之間也就沒有簽署使用者協議,所以,如果以為Google「背叛」了其服務 的使用者,顯然是大大的誤解。 此外,美國最高法院在1979年時,曾有名為「第三方主義(third-party doctrine)」的案 例主張──一旦在資訊溝通過程中有第三方參與,就沒有能強制執行的隱私權。加上美國 許多州法院早就裁定,由於電子郵件的自動處理特性已獲普遍理解接受,所以寄送郵件的 動作本身,就等於默認同意郵件被自動處理,因此非Gmail用戶寄送郵件給Gmail收件人時 ,就應該預期郵件經過服務提供者Google的處理,是正常的狀態。 當然,在沒有email的70年代誕生的「第三方主義」主張,從今日的角度來看,也許是有 點不合時宜,而繼Chrome瀏覽器密碼事件,以及這次的「Gmail無隱私」騷動,無論 Google在法律、道德上站不站得住腳,其向大眾解釋的「公關」能力,顯然有待加強, 但另一方面,花點時間釐清事實,似乎也是每個獨立個體該自我負責的事,不是嗎? Don’t be evil~~~~~哈~~~~~~~ -- 左手只是輔助 右手拿著素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2.58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