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More Tickets. Better Service. Lower Prices.

Buy or sell tickets for concerts, sports, or theater. You'll find a huge and affordable selection at Ticket Liquidator!
From our sponsors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
Jun 23rd 2014, 00:00, by janus

Cc2ab00e4fc981495ab940a3c6c3a1ac 我們在上個月介紹過由春水堂科技推出的「Kollect輯卷坊」這個新的數位閱讀平台。不過「數位閱讀平台」來形容其實有點看小了它,與其他的電子閱讀服務相比,Kollect還有著更大的企圖心,它打散過去以「本」為單位的閱讀平台,進化到以「篇」為單位的知識化架構,這個前提,有機會從根本上改變數位閱讀的習慣。

過去在數位閱讀的戰國市場上,大致上是以MagV、Pubu、Hami等電信三雄旗下的電子書城瓜分著天下。各家為了搶更多的客戶,因此一本本的雜誌、圖書就成為他們搶客戶的彈藥,在數量上各出奇招來比拼,再不然就是在價格上打流血戰。

但是國內的書籍雜誌數量就那麼多,基本上各家電子書平台能搶到版權的也就那幾家,較具指標性的雜誌各家的策略都是「你有我也有」,作不出區隔。而價格上各家的月租包都是149元上下,恐怕也是低到破盤價。因此這場電子書閱讀平台之戰一時也僵持不下。

不過,這場戰局似乎漸漸有了轉變,像是Pubu飽讀電子書以及後進的Kollect,似乎都不約而同地將自己定位成「知識入口平台」的新服務平台。

傳統型閱讀平台 vs. 知識入口型閱讀平台

過去我們習慣的閱讀平台,大概都是沿用從蘋果推出第一代iPad時,同時展示的iBook所制定下來的書架式閱讀介面。背景都是類似書架的框架,然後將雜誌或是圖書的封面展示在架子上。如果你的平台書籍雜誌的種類夠多,那麼就會在書架上加上一些分類的標籤。如果該種類不夠多的話,則就會在不分類地將書本塞在架子上,讓它看起來「好像」很豐富。

▲MagV的書架介面,正上方依照台灣、香港、大陸等區域來分大類別。

▲Hami+的介面,除了書架式之外,也可以切換成列表式的文字為主的介面。

上面講的這種書架式的閱讀介面,從2010年賈伯斯還在世的時候就制訂下來,一直到現在還被大家沿用,當然證明了其直覺而便利的優點。你在上面可以看到有多少書、雜誌可以訂閱,或是如果分類的詳細一點,還可以看到依照商業、科技、生活休閒等類別來區分雜誌種類,或是像MagV還有依照台灣、大陸、香港等地區來進行分類。

不管是哪一種,這種傳統的閱讀平台都是一種書架式的平台,主要的功能就是讓你可以檢索書本的種類、內容大綱、閱讀pdf/ePub格式的內容。以書籍來說,一本書賣得就是它的封面,所以僅靠這個書的封面縮圖,的確也足夠達到功能。

不過,雜誌就不同了,在這個書架式介面,你只能看到每一本雜誌的封面圖像縮圖,不管是書架式、條列式,都無法檢視縮圖上面的封面文字,因此你需要點選封面進去,翻看目錄才知道當期的內容。舉例來說,你訂閱了一個閱讀平台的服務,你只知道你有商業周刊、30雜誌...諸如此類的,但是你如果那個月很忙,沒有時間一一打開這些雜誌的話,你就不會知道那一期某一本雜誌可能在講述五月天的奮鬥史,或是智慧手機的評比教學,因此你就錯過了這些你感興趣的議題!

Pubu:將部份雜誌內容變成焦點話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Pubu會將雜誌的內容擷取一兩篇出來,放在他們的「焦點話題」區。在進入你的月讀區看雜誌之前,你可以先去逛一下焦點話題這個區塊,看看各個類別有哪些新鮮事,然後如果看到感興趣的話題,再去閱讀區看雜誌。

▲點選「焦點話題」可以切換到右邊的區塊。

▲焦點話題區的內容,主要是將雜誌中的ePub內文轉換成網頁。

在這個部分Pubu的做法是很費工的,它們是為了這個焦點話題去打造了一個網站,網站的內容則是有部分是來自於雜誌的ePub檔案轉成網站內容,有部分則是他們自製。當你點選焦點話題時,它實際上是連到網站上去。

如果你對這個部份感興趣,你不用安裝Pubu電子書的App,透過一般電腦的瀏覽器也可以直接看這個焦點話題的內容,不需要註冊,點選這個連結,看到的內容與在他們App上看到的是一模一樣的,顯示App的「焦點話題」只是連接到這個網站內容而已。

▲焦點話題的「休閒旅遊」分類。

雖然這樣的作法說穿了不足為奇,但是事實上多了這個「焦點話題」的區塊,也的確讓原本死板的電子書閱讀平台,進化為帶給讀者更多知識選擇的平台。

Pubu另外有一點很奇特的是,他們的Android與iOS版的Pubu飽讀(月租吃到飽的App)介面是不一樣的,在Android版有焦點話題,但是到了iOS版的Pubu飽讀則沒有焦點話題這個選項,整個介面看起來就是書架式的傳統電子書平台。反而在iOS版的「iPubu」這個針對零售版本的App上,才有這個焦點話題的介面。

▲在iOS版反而要到iPubu(Pubu書城)才能看到焦點話題的選項。

Kollect的兩道瀑布流:網路文章+電子雜誌文章

身為後進市場的挑戰者,「Kollect輯卷坊」也選擇了這種將書籍雜誌的內文拆解,將「知識」從原本隱藏在各大雜誌Title之下的「內文」提煉出來,但是作法則與Pubu的方式有所不同。

Kollect將內容拆解之後,不同的是,拆解之後的內容,不像是Pubu那樣用ePub轉換成網頁的形式來呈現,Kollect的內容依然維持著雜誌的版面的形式,因此也增加了易讀性。你可以在「VIP獨享」這裡看到雜誌內的文章,而不是打包的一整本,文章內的重要知識浮現出來了,不再隱藏在雜誌的Title之下。

▲「VIP獨享」所見的文章形式都維持雜誌上的版面。

將雜誌、書籍內容拆解成單篇文章之後,為了方便使用者閱讀瀏覽,Kollect選擇了用瀑布流式的介面,這種滾動卷軸式的設計,一個頁面大概固定只能顯示4篇左右的文章圖文區塊,然後你就用手指將捲軸往下捲動,文章就會陸續地浮出來。這種瀑布流式的設計已經普遍用在越來越多的網路服務上,過去我們也見過它用在一些網摘類的服務上,不過用在電子閱讀平台上面Kollect應該是第一個。

瀑布流除了用在書籍的內文之外,他們也針對不同的主題,集合了一些網站、部落格的文章,一樣是透過瀑布流的機制,放在App上的「好文推薦」這個區塊。因此他們將網路來的文章、雜誌拆解出來的文章分別放在兩個瀑布流裡頭,你可以分開點選,看到來自兩個不同領域的文章。

▲在好文推薦裏頭的文章,有些只是網摘的形式,裡頭僅有標題以及部份內文,如果要瀏覽全文的話則需要透過瀏覽器到原始網站觀看。

沒有人規定「數位閱讀」只能夠是電子書閱讀,或是只能是部落格的RSS閱讀,Kollect將兩者匯集在一個閱讀平台之下,的確是不錯的主意。不過目前的設計看來Kollect是將這個平台當成一個「策展者」--由他們的編輯來精選文章給你。使用者無法透過這個平台,自己去找其他網站的文章放到這個平台之下來管理。

這樣的形式其實也很符合現代人每天只用零星的時間來閱讀的習慣,當你在捷運上不可能悠閒地看完一本書,不過透過他們將文章從雜誌中拆解出來,以及網站內容的精選,你可以善用五到十分鐘的時間,把一篇有用的內容給看完。而透過瀑布流式的閱讀介面,則讓我們可以更快抓到一些重要的文章,也比較方便瀏覽。

由於目前幾個電子書城中,以Kollect以及Pubu對於「知識管理」這方面的功能比較多,因此接下來我們簡單的對兩者在這方面的功能比較一下。

(後面繼續分析:VIP獨享、閱讀管理與筆記、個人化書籍管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muko99 的頭像
    jmuko99

    2016韓劇推薦好看的 , 學校2015 韓劇 線上看 , 2015韓劇排行榜前十名2016韓劇排行榜前十名 , 好看的韓劇推薦 , 2016韓劇收視率 , 韓劇推薦 , 2017好看的韓劇推薦 ,

    jmuko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