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股為主的Nasdaq指數近來突破了4000點大關,亦即自2000年網路股泡沫以來,未曾企及的水平。
但這波漲勢,與13年前的科技股泡沫大異其趣。
像Nasdaq這類指標指數來到4000點關卡,引發泡沫擔憂,實在非屬意外。
但分析師說,急急宣稱這是科技泡沫,儘管可以理解,其實卻並無根據。
當像Nasdaq這類指數出現了大幅漲勢,難免會被問起泡沫問題。
然而,今日情況與2000年的科技泡沫,其間差異甚大。
2000年與2013年:今昔之間的最大差異在於:與網路泡沫的熱絡情況相較,2013年的漲勢可謂相當低調。
其喧騰的程度,遠不如13年前。
2000年,市場傳言,網路榮景等同是工業革命,科幻小說電影情節即將真實上演。
而今日並未出現當時的瘋狂景象。
2000年,民眾以為革命性科技將帶動生產成長,甚至出現了天空才是極限的心態,任何預測都不為過。
今日投資人則焦急的多,態度也更為謹慎。
而且今日科技公司的價值,遠不如2000年時的泡沫。
回想2000年時,像思科這類企業,本益比來到66倍,投資人根本不會眨一下眼。
今日,思科的本益比卻低於12,接近蘋果的本益比。
Google ((US-GOOG))今年幾度公布獲利強勁,且市值即將超越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然而根據明年的預估獲利,其本益比亦僅24倍。
雖然Nasdaq成份股中,亦有不符常態者,諸如Netflix ((US-NFLX))本益比逾200倍,然而如此高的本益比,僅屬特例。
多數成份股的本益比,要較13年前低得多。
2000年時,本益比大幅竄高,係因投資人根據未來十年的展望,購買股票。
今日則不見此一現象。
上漲至4000點的速度已減緩:看看Nasdaq指數的漲勢,1999至2000年的漲勢屬拋物線型。
該指數於1999年11月上漲至3000點,下個月便突破了4000點,2000年3月,更一舉突破了5000點大關。
然而這次,Nasdaq指數由3000點止漲至4000點,幾乎花了一年時間。
此外,Nasdaq指數係隨著2013年整體的多頭市場上漲,根據轉強的整體經濟情況:包括聯準會(Fed)的購債計劃,改善的整體經濟。
2013年以來,Nasdaq指數上漲了32%,漲幅較S&P 500高出僅六個百點,較道瓊漲幅高出約十個百分點。
而且,2000年的慘烈情況記憶猶新,投資人已不願再墜入泡沫榮景裡。
當投資人都害怕泡沐時,泡沫就很難再出現。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