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的主張,有經過禿昌授權嗎?是否會違背民進黨現有兩國論述??
紅綠香港會談落幕 謝:兩岸應建立命運共同體
2013-07-01 01:39
中國時報
【朱真楷/香港、深圳報導】
難得的合照 「後退一點才能把我們全部拍進去!」紅綠首次研討會落幕,全體拍照留念,謝長廷(左四)與孫亞夫(左三),還一塊兒提醒記者往後退一些,好讓所有人都能入鏡,雙方互動熱絡。(朱真楷攝)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率領綠委在香港舉行的紅綠首次研討會,昨日畫下句點。謝長廷表示,過去兩岸人民缺乏相同經驗,所以,與其製造傷痛,不如在未來創造愉快、互信的共同記憶,一塊面對世界,建立命運共同體。
共同舉辦研討會的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則以「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形容感想。他說,許多人都是首次接觸,但見面三分情,過程很盡興,與以往參加過的論壇,總是致詞時一堆人,最後沒什麼人很不相同,「這是目前所僅見的。」所以,期待雙方能繼續互動,且每次鎖定一個主題深入對話,加強理解與諒解。
未來要創造互信的共同記憶
一連兩天的「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落幕,謝長廷閉幕致詞時表示,每次想到擔任高雄市長時無法到廈門進行城市交流,就會很惆悵;如今他老了十幾歲,還是希望能把握歷史契機。
因此,昨日謝長廷首度以「休戚與共」概念拋出兩岸應朝命運共同體發展。他說,早期台灣人民缺乏共同經驗,但在發生一連串攸關彼此的事件後,像八七水災、SARS等,一種「共同命運」的感覺就會出現;同樣的,過去兩岸經驗不一樣,人民也沒有共同想法,所以未來是有機會創造共同的記憶,「但你是要創造痛苦的,還是快樂的?」
他說,若每次都只講兩岸、兩岸,有時會創造不少利益衝突。但若雙方能合作共同面對世界,就能建立命運共同體的要素。即便過程會有火花,但雙方仍應累積互信,創造「連帶感」,避免創造傷痛記憶。
服貿談判資訊不足才遭反彈
謝長廷不諱言地說,經過這次座談,才曉得兩岸服貿協議談判過程,是歷經兩年共六十場會議才談成,而大陸對台讓利比WTO更優惠三十%,照理說這應該是要放鞭炮慶祝,怎會引起如此大的反彈?所以,原因就是出在交流偏頗、資訊不足。如果像他們講的讓利這麼多,兩年這麼多會議,為何反彈會這麼大?這就是認知的差異、或是資訊的錯誤、偏聽。
余克禮則說,大陸有必要理性解台灣民眾想法,相對的台灣也應該務實理解大陸。而經過這場會議後,雖然有些議題「我不認同你」,但彼此能交流討論就是有意義的事。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在結束香港論壇後,昨晚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度會面。謝長廷除表達兩岸經貿往來應南北均衡,也表示台灣對服務貿易協議的疑慮;張志軍則表達善意,強調各方應客觀了解過程,盼實施後人民能有感;他也表示,針對相關議題,雙方可在未來再進一步互動對話。
一邊一國連線(英文:One Country on Each Side Alliance 或 One Side One Country Alliance,簡稱OSOCA),是台灣的政治的一個組織,在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前由陳致中主導組成,高舉一邊一國、反對ECFA為政見。其成員涵蓋民主進步黨(民進黨)籍候選人及偏泛綠的無黨籍候選人,其組織由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執委)陳其邁主導[1],「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為其共同追求的目標。現時一邊一國連線擁有7席立委,其力量比台灣的第三大政黨台灣團結聯盟和親民黨二黨相加共6席立委還要強大,另外還擁有五大直轄市總共31席直轄市市議員。
華府看天下-蘇貞昌兩岸政策 待用功
2013-06-28 01:15
中國時報
【傅建中】
蘇貞昌通篇演說的主旨以三個R為代表,即責任(responsibility),和解(reconciliation),再平衡(re-balance)三項政策指導綱要,但在和解下,看不出民進黨追求台獨的目標有任何鬆動,依然強調「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否定「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並再度拋出蔡英文競選總統時主張的「台灣共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