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8月26日訊】中國金融風險正逐漸升高!惠譽評級機構(Fitch Ratings)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無疑是目前最受追捧的中國金融系統問題專家之一。美聯儲高層希望瞭解中國金融系統時,會找她;高盛(Goldman Sachs)也會與她會談,並將對話稿發給客戶;全球具影響力的投資公司GMO LLC稱她「搖滾巨星」。
根據惠譽估計,截至6月底,中國私人部門債務與經濟規模之比從2008年的129%升至214%,這數字比中共官方數據要高。
朱夏蓮表示,中國發生的企業信貸過量非常極端。有市場專家稱,她在兩年多之前就已預言了這種狀況的發生。
高盛估計,自2008年底金融危機到2013年底,中國銀行業的資產將增加14萬億(兆)美元。正如惠譽所稱,這相當於美國整個商業銀行部門的規模。也就在5年時間內,中國複製整個美國銀行系統規模。
GMO策略師Edward Chancellor表示,逐一翻閱朱夏蓮的報告,就會發現這個故事越發深奧,驚心動魄。他說,隨著中國銀行業陷入困境,朱夏蓮的知名度提升至搖滾巨星級。GMO管理的資產達1,080億美元。
掀開中國影子銀行系統蓋子的功臣
《華爾街日報》近來刊登「中國金融風險正逐漸升高」系列文章。最近一篇即有關朱夏蓮揭開了中國影子銀行系統的蓋子,使巨量隱藏債務曝光。其他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她是促使中共央行在2011年把通過影子銀行發放的貸款也納入債務指標的功臣。
但朱夏蓮表示,即便是現在,也不是所有的這類債務都被計入了官方數據之中。
朱夏蓮2009年就警告稱,中國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而採取的債務驅動型刺激計劃,可能會製造出信貸泡沫。
觀點受美聯儲重視 但作風低調
美聯儲副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和紐約聯儲(New York Fed)行長William Dudley去年訪問中國時,曾與北京金融人士會談,他們還擠出時間和朱夏蓮共進早餐。
在加入惠譽之前,朱夏蓮曾在紐約聯儲工作,Dudley還曾在2010年與朱夏蓮會面。
朱夏蓮作風低調,對上述會面輕描淡寫。她表示,她不喜歡靠別人的名氣自抬身價。
華裔美籍人士 父親曾是蔣介石的將領
現年42歲的朱夏蓮生於美國丹佛,母親是美國人,父親是中國移民,生於湖南的一個茶商家庭,後成為蔣介石國民黨的一位將領。
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後,她的父親逃到了香港,後來移民到了美國,在一家醫院做洗碗工,並在那兒認識了她的母親,一位在百貨商店打零工並兼職電話銷售員的天主教方濟會教友。
朱夏蓮在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獲得了國際關係和商務碩士學位,師從頗具影響力的美國對華經濟關係批評家、經濟學家Nicholas Lardy。
2000年她受雇於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負責監測中國金融系統狀況,並研究銀行業。
2005年到中國 正準備出版家族史
渴望進一步瞭解中國銀行業以及父親家族狀況,她於2005年來到了中國,當時她並沒有任何工作。
抵達中國不久後,她聯繫上一位88歲高齡的表親正在寫了回憶錄,記載20世紀動盪中國的農村生活。朱夏蓮正準備出版這本關於她家族在中國的歷史。
朱夏蓮說:「我幾乎不出門,也沒有社交生活,這是平衡我在惠譽工作和寫這本書的唯一途徑。」她表示,這本書已完成,正在找出版商。
2006年就職惠譽 逐步發現中國影子銀行問題
朱夏蓮到中國的第二年開始在惠譽工作,負責研究銀行業。
兩年後朱夏蓮從一位中型銀行高管口中瞭解到中國影子銀行業的興起。這名高管向她透露,他正在通過打包銀行貸款並出售給客戶,即所謂的理財產品來減少銀行帳面貸款額。朱夏蓮稱這一過程既能夠擺脫政府信貸額度,又能夠隱藏問題貸款,一舉兩得。
當時她懷疑:如果這些貸款出現問題是否會出現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並開始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到2010年7月份,影子銀行業務急劇擴張。她在一份當時被廣泛援引的報告中指出,中國上半年信貸增速的低估幅度達到28%,相當於人民幣1.3萬億元(合2,120億美元)。
六個月之後朱夏蓮團隊發現,1.6萬億(兆)人民幣以貼現和承兌票據形式存在的隱藏信貸。
隨後中共央行在2011年7月份公佈了更廣泛的信貸指標—社會融資總額,這一指標納入了朱夏蓮發現的許多表外信貸。但一般相信還是低估了實際信貸數量。
朱夏蓮預計,最樂觀的情況是,中國可能經歷長期的、債務壓頂的經濟放緩;而最糟糕的情況是,正在醞釀危機。
(責任編輯:王樺)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8/26/n3949269.htm朱夏蓮─掀開中國影子銀行蓋的巨星.html 美東時間: 2013-08-25 14:08:11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