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裡檢視圖片
幾年前開始盛行的Mirrorless,可以說是不少玩家剛跨入攝影領域時所接觸的第一台相機,因為Mirrorless以輕巧性為主要訴求,而且同時具備單眼相機的全手動曝光模式以及可換鏡頭結構,加上片幅普遍又比市面上的數位相機要大,可運用的景深範圍自然也更廣,便可以輕易的營造出朦朧的散景。但是從2012下半年開始,似乎已可以看出Mirrorless漸漸出現了疲態,不論是m4/3系統或是採用APS-C片幅的品牌皆是如此,因為各家都紛紛推出旗艦規格的機型,連帶也讓相機的體積變得不再輕巧,而且功能及規格與DSLR相比還是有段差距,光是手感還是差了一大截,雖然說市面上多數的Mirrorless都具備轉接環可支援原廠的DSLR或是4/3鏡頭,不過這也會出現頭重腳輕的問題,使用轉接環之後的鏡頭其自動對焦時的速度也會有些衰減。也因為如此各家相機品牌也嗅到了商機,將DSLR的產品線分的更細,在APS-C及全片幅機種上至少都涵蓋了入門、中階、及高階的機型供用戶選擇,目的就是為了滿足玩家所有的需求,從Mirrorless一路包到DSLR,尤其是入門級的DSLR更是各廠未來的重頭戲。
按這裡檢視圖片
正因為入門DSLR的崛起加上原廠的重視,小編這次便找來了三大相機品牌中的入門DSLR來一較高下,分別是「Canon EOS 100D」、「Nikon D3200」、「Sony A58」,所搭配的鏡頭均為最入門的18-55mm Kit鏡,而這也屬於最平價的組合,進入的門檻也較低!不過其中100D與A58是今年才推出的新機種,相較於已上市一年多時間的D3200可能會顯得有些不公平,但也因為不是當季新機的緣故,D3200倒是佔了價格上的優勢,加上在商借D3200時,原廠也表示今年應該是不會有續作的出現,所以小編才放心的拿來作集評,不然文章出來才看到新機發表那可真是會欲哭無淚啊!由於文章的篇幅過大,以下提供簡易的Index供網友快速導讀。
■ 三款入門DSLR重點介紹
■ 在規格上的比較
■ 外觀上的比較
■ 「機身+鏡頭」的重量比較
■ 內閃升起後以及機身各部位的比較
■ 螢幕規格與尺寸的比較
■ 對焦點的分佈與觀景窗規格
■ 機身操控感的差異
■ 蘿西歐 x 人像實戰
■ Live View 自動對焦速度的比較
■ Live View 錄影時連續對焦的流暢度
■ 各級感光度上的比較
■ 亮度補償上的比較
■ 風景、鎢絲燈光源、食物拍攝的表現
■ 錄影畫質上的較量
■ 三款入門DSLR的拍攝感受與總結
|
■ Canon EOS 100D
按這裡檢視圖片
首先要介紹的是Canon旗下最輕巧且屬於入門等級的數位單眼相機「100D」,依照Canon的產線規劃來看,100D的前身應該是2011年推出的1100D,而在去年的650D規格大幅提昇後,Canon的入門機其實也多了可進化的空間,因此100D便油然而生。100D擁有1800萬的APS-C感光元件,至目前為止也是世界上最輕巧的APS-C數位單眼相機,且為了達到輕量迷你化的目的,100D從快門組、除塵組、感光元件模組、主機板、電池均重新作了設計;支援多點觸控螢幕,內建的Hybrid CMOS AF II對焦系統在搭配STM步進對焦馬達鏡頭時,Live View模式下擁有更快的對焦速度,僅次於前陣子小編介紹過的70D。
■ Nikon D32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小編進入Mobile01第一台測試的數位單眼相機就是D3000,到現在四年都過去型號卻只更新到D3200,我想那是因為2011年Nikon將重心放在Nikon 1身上,不過D3200其實也是去年的產品,至今也未有更新或是Rumor的消息,所以更讓小編期待Nikon下一代的入門機究竟會以何種面貌示人呢?!因為從D7100與D5200的規格上已可看出端倪了,D3200後繼機的進化只是遲早的事。D3200的畫素為三台之最,有效畫素高達2416萬,也是三台DSLR之中唯一擁有「內建RAW檔編修功能」的機型,除此之外D3200加上18-55 Kit鏡的價格也是最實惠的,不到兩萬元就可以入手,算是小小的優勢。
■ Sony A58
按這裡檢視圖片
從Sony A55開始到A57、A58評測都是由小編撰寫,所以對於它的演進歷程自然是瞭若執掌,2010年Sony首度推出採用半透明反光鏡的機種,到現在產品線已經涵括了APS-C與FF片幅;而今年上半年所推出的A58,其實就是為了迎戰Canon 100D所開發的機種,規格與機身用料刻意調降,目的當然就是為了打價格戰囉。A58使用新一代的感光元件有效畫素達2010萬,維持固定式半透明反光鏡的結構,所以在執行Live View對焦拍照或是錄影連續對焦時,速度上的表現依舊非常出色;A58還支援多種相片效果且可套用於影片中,另外設有可上下掀翻的液晶螢幕,有利於低角度取景。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進入本文前,各位可以先參考小編整理的規格表,瞭解各款相機的規格及特點。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上圖由左至右分別為:100D、D3200、A58,可以看出機身體積由小至大依序也是由左到右,至於重量部分當然也是囉。值得注意的是A58機身卡口外圈的材質,由過去的金屬改為塑膠,質感上當然就不如100D及D3200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次搭配的鏡頭也屬於各家最入門的Kit鏡,焦段/光圈均為18-55mm f/3.5-5.6,其中Canon搭載的EF-S 18-55mm IS STM是跟著100D一同推出的新鏡頭,擁有針對錄影優化的STM步進對焦馬達(迅速、寧靜),且光學結構也重新經過調校,同樣支援IS防手震能力。Nikon的AF-S NIKKOR 18-55mm VR內建微型SWM馬達,對焦聲音雖然有些明顯但效率還不錯,另外支援VR防手震。Sony的DT 18-55mm F3.5-5.6 SAM,雖然內建SAM鏡身對焦馬達,但對焦時的機械聲卻是三顆之中最明顯的,好在對焦速度還是有一定的水準,體積也是三鏡之中最小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三顆Kit鏡的鏡頭接環均為塑膠材質,在質感上就沒什麼好比較了,畢竟都是為了滿足預算有限的消費者而生的鏡頭,;不過其中只有Canon的EF-S 18-55mm IS STM在對焦時鏡頭本體不會轉動,而這樣的好處就是上偏光鏡時不會被影響。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三台機身均裝上了自家的Kit鏡再來目測一下尺寸。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小型化方面Canon真是下足了功夫,加上鏡頭後的重量比另外兩家都要輕了150~180公克以上,這裡要備註一下,因為借來的A58少了觀景窗的接目器,所以重量還要再多個三公克左右會比較正確。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三機都是以輕量、小型化為訴求,握把的面積當然也有限囉!從上圖可以看到以男性握持為例,小拇指都是懸空無法獲得支撐,所以當你換上中長焦段加上大光圈的鏡頭,就容易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學者從Kit鏡換到大光圈鏡頭時,同時也會想一併將機身給升級,一方面是希望有更好的操控性,另一方面就是期待能夠提昇握感了。而這三機之中握感最佳的就屬A58,其次是100D再來才是D3200;因為A58的握把凹槽最深,且符合人體工學;100D雖小不過機背內凹的幅度夠深,所以整體的握感要比D3200好上一些;D3200因為機背可支撐的空間並不大,只要操作時間一長自然會顯得吃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按這裡檢視圖片
內閃彈起後的高度,乍看之下會認為100D的最高而A58最低,不過A58的內閃結構較為特別,升起後還會前移所以更能夠避開內閃觸發後,前方鏡頭可能形成的陰影。
按這裡檢視圖片
從側面來看便可發現A58的握把最為厚實,當然握感也就最好囉。
按這裡檢視圖片
再來是三機的左側參考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三機的機頂全貌一覽,其中100D與D3200的拍攝模式轉盤均設在機頂的右邊,唯獨A58是規劃在左邊,所以想改變曝光模式時,就必須再用左手來操作,少了一些直覺性。而對於一些中高階的DSLR來說,多數都會設在左邊,因為機頂右邊通常是獨立鍵與機頂螢幕的位置。
按這裡檢視圖片
若各位剛剛有先參考過上面規格表的話,便可以知道100D是三機之中螢幕解析度最高的機型,也是市面上唯一台具備多點觸控螢幕的入門級DSLR,而它機身上的按鍵數量也比較少一些,因為很多設定可以透過觸控螢幕完成;D3200的螢幕規格則是中規中矩,但在以前測試時發現有偏藍的情形,各位可以比較一下上圖的顯示結果。
按這裡檢視圖片
A58的螢幕解析度與尺寸都最小,但只有它支援螢幕翻轉的能力,可向上調整約135度,可向下調整約55度,有利於高低角度取景。
按這裡檢視圖片
以上是三機相位差對焦點的分布圖,100D對焦點的數量是三機之中最少的,就只有九點而已,而D3200則擁有11點;再來A58的規格最優,擁有15點且中央三點為全十字。在用觀景窗取景時會發現到D3200因放大倍率只有0.8x,所以肉眼看到的景物也會顯得比較小,在對焦時可得更為仔細,建議可先變焦至遠望端進行對焦後再變焦回到所需的焦段,這樣可以降低人為操作上的失誤。這時候A58半透明反光鏡加上電子觀景窗的優勢便出來了,覆蓋率高達100%、放大倍率也有0.88x,重點是亮度夠!不論用觀景窗或是液晶螢幕取景都一樣的方便。
■ Canon EOS 100D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照英文字母排序,首先還是來看到100D,100D唯一的一具滾輪設置在機頂,同時可以看到它還有一顆獨立的ISO鍵,這對使用者來說非常的重要,可以快速的改變感光度的數值,不需從MENU進入再調整。而錄影時則必須將電源撥桿移到最上方搭配機背的REC鍵方能啟動錄影,這是比較麻煩的地方。
按這裡檢視圖片
而機背的電容式多點觸控螢幕,可以說是讓100D操控性大躍進的關鍵,因為許多功能都可以直接靠觸控來調整,而且C家觸控螢幕的反應非常的靈敏,小編私心的偷偷推一下。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可惜方向鍵並不支援其它功能,中央鍵Q/SET則是快速調整機身設定的主要按鈕。以下小編錄了一段影片,讓各位可以快速瞭解100D平時操作時的樣子。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來看看100D操作時的反應吧!滾輪加上觸控螢幕,能即時完成的項目還不少,可以省下進入MENU調整的時間。
■ Nikon D32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D3200的拍攝模式轉盤同樣設置於機頂的右半部,而D3200在執行錄影時比較方便,只要在Live View模式下按下機頂的REC鍵即可。
按這裡檢視圖片
D3200維持N家DSLR的傳統,機背左列均設有多顆獨立鍵,所以在設定時就必須雙手併用。
按這裡檢視圖片
機身唯一的一具滾輪就位在機背,另外比較重要的就屬「快門釋放模式」這顆獨立鍵,因為要設為連拍或是倒數計時拍攝都得倚賴它。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D3200要快速調整機身設定的話,得透過螢幕左列最下方的按鍵「i」,功能其實就類似100D的「Q」。
■ Sony A58
按這裡檢視圖片
A58的拍攝模式轉盤設在左邊,機頂內建的立體聲收音麥克風也是三機之中唯一擁有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A58也有獨立的ISO鍵,另外那特別的ZOOM鍵則是Sony才有的規格,因為Sony具備獨家的清晰影像變焦功能,按下ZOOM鍵之後便可以調整變焦的倍數。至於滾輪的位置則設置在快門鍵的下方,操作時還挺順手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機背的方向鍵均支援其它功能,以操控性來說A58可快速調整的項目應該是最齊全。A58因為是採用電子式取景,所以不論用觀景窗或是液晶螢幕取景,按下REC鍵都可立即執行錄影功能,操作起來就像DC一樣的方便。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Sony機背上的Fn鍵其實非常的好用,因為喚出Fn選單時,Live View的畫面並不會被犧牲,選單只會出現在左右兩旁,這時再利用方向鍵加上滾輪,便能夠即時調整所需的參數。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Nikon、Sony這三家的膚色表現長久以來一直存在各自的擁護者,而會選擇入門DSLR的族群多半也是從照相手機或是傻瓜DC升上來的,對各家的色彩調性與優勢可能還不夠瞭解,一般來說初學者還是會選擇以機身的預設標準來拍照,慢慢的才會去調整色彩風格或是白平衡偏移;所以小編這次的比較方式依然採用各家最基本的設定,在同一場景下拍攝人像,來看看表現會是如何。
由於拍攝環境安排在室外,環境亮度無法由我掌控,剛開始拍攝時我還能用M模式固定三機的曝光參數來作業,但後來發現光線變化實在太大了,拍完第一台之後接著換第二台的亮度馬上就差了1.0EV之多,所以後來統一用光圈先決加上點測光來作業,然後視情況統一增加曝光補償,均以中央點來對焦(先對焦後構圖)以求對焦的準確度。至於色彩風格、白平衡都設定在標準,緊接著就來看看三機加上Kit鏡的人像實戰吧!
當畫面中有綠色植物時,最容易影響相機的自動白平衡了,尤其在拍攝人像時臉上容易被加上一層詭異的綠色;過去遇到這種情況小編其實滿無感的,因為我都拍RAW檔,拍完後再匯入電腦統一調整就搞定了,但這對DSLR的初學者來說可能會有些費工,所以在基本設定下相機本身能呈現出現的結果會是如何,可就格外重要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40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400s、ISO 3.5。【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400s、ISO 100。【檢視大圖】
人像的膚色一直是Canon的強項,所以100D能有這樣的表現我並不意外。Nikon過去一直被人嫌說膚色偏黃,但這次的較量卻讓我一掃過去的印象,而這樣粉嫩的膚色居然是D3200以JPG拍攝直出的結果,值得鼓勵一下。Sony A58不知是否因為半透明反光鏡的影響,在相同亮度、相同曝光值的情況下拍攝,相比成像就是比100D、D3200稍暗一些,建議A58的用戶在使用上測光時可以Under個0.7EV,拍出來的人像照會比較優。
拍攝當下的時間已經接近中午12點了,雖然是在室內教堂拍攝,不過天窗所射入的光線還是形成了頂光,為了消除臉上出現的陰影,三機我統一加上了外接式閃光燈並以手動出力來補光,接著請參考下的拍攝結果,順便欣賞一下蘿西歐修長的美腿
。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6.3、1/20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6.3、1/20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6.3、1/200s、ISO 100。【檢視大圖】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100D遇到豔陽時,自動白平衡還是會適時保留太陽的暖色調,而D3200以及A58則是讓膚色顯得更白皙,這組照片中D3200那粉粉嫩嫩的表現深得我心啊!A58這個時候則有極輕微的偏綠的情形出現。
從這組開始我便改用光圈先決來拍攝,所以在快門速度上會有點落差,但曝光補償的差異都在±1.0 EV範圍內。拍攝時間約在下午三點多,這時候的光線真是超棒的,穿過窗戶正好灑在蘿西歐的身上,坐姿超為調整一下後,蘿西歐的右半身輪廓便勾勒了出來,且也獲得了自然的髮絲光。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16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20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20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這組100D的表現很不錯,因為陽光的加持讓蘿西歐的膚色呈現討喜的紅潤感,但又不會有偏黃的錯覺;D3200的曝光值因為採用自動測光的緣故少了0.3EV,但膚色與100D相比還挺接近的,但從MD周遭的白色背景發現到,D3200遇到在陽光下以自動白平衡拍攝的色彩調性還是比100D要「冷」一點點。A58的曝光參數與D3200相同,但可以發現它門兩者的色彩表現可是大相逕庭,先不論討喜與否,A58卻是最接近肉眼所見的畫面,因為午後的陽光確實就是就是比上午來得黃,而A58其實就是忠實還原原貌而已;這裡給SONY用戶一個小建議,相片風格改用「肖像」模式拍攝的話,便可以讓膚色稍微白皙一些。
從第三組人像照開始我便開始以光圈先決、點測光並開啟各家的「自動亮度優化」、「D-Lighting」與「DRO AUTO」來作業,這時候最能比較修正的效果,至於測光的位置都是對準MD的臉部。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25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40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125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由於Canon的「自動亮度優化」的等級我設定在標準,所以修正的效果有限。D3200開啟「D-Lighting」後,背景保留的細節最豐富,看天空跟山就可以比較得出來了;不過在人像的修正上,我倒是覺得A58的「DRO AUTO」淡化了不少MD身上的陰影,明暗的反差也跟著變小,所以膚色看起來似乎也更討喜一些。
外拍的這天正巧是康芮颱風來襲的前夕,每次要做企劃都會有颱風來攪局,好險這次剛好閃過,不然就得將拍攝時間往後延了(題外話:康芮颱風外圍環流所帶來的豪雨真是驚人,希望颱風不要再摧殘台灣了)。正因為颱風逐漸接近台灣陸地,所以下午的天氣也慢慢由晴朗炎熱轉至陰天,而由烏雲所造成的漫射光線實在有點討厭,因為DSLR並不像DC那麼聰明,會自動在亮度或是顏色上加料,讓照片看起來比較漂亮;DSLR就像是一碗白麵,得要自己灑上蔥花或是肉燥才得以下嚥,尤其在陰天的環境下。不過三機在這場景下的表現都大同小異,其餘的就讓網友自行評斷囉。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20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160s、ISO 100、+0.7EV 。【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20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拍到第六組我開始發現D3200在光圈先決模式下進行「點測光」時,快門都會比100D或是A58要慢1/3~2/3EV,我相信不單單只是環境光線改變的問題,本身的測光模組可能就有一些不同,否則不會好幾組都出現類似的情況。這組我讓蘿西歐與窗台上的花朵一同入鏡,雖然曝光參數不盡相同,但還是可以參考看看標準設定下的色彩調性是如何;至於在後頭小編還是有準備一些風景的PK讓大家比較,所以不用擔心。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4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3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5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蘿西歐終於換上了最後一套衣服,我們也轉移到另一個場景,這個時候約在下午四點半左右,光線非常的柔和且屬於低角度,我通常會選擇在這個Timing到戶外拍照,尤其是有人像可以入鏡的話,那更有加分的效果;但說了那麼多廢話...結果我這組還是用順光來拍(...被毆)。三機以下的表現都差不多,唯獨D3200的「D-Lighting」開啟後,修正的效果最為顯著,但髮色也跟著變淡就是了;而100D的「自動亮度優化」以及A58的「DRO AUTO」影響並不大。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32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16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25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逆光拍攝考驗的不僅是相機的對焦能力,也是鏡頭的抗耀光能力,個人覺得A58的Kit鏡抗耀光能力似乎最差,而100D與D3200 Kit鏡的表現則是平分秋色。另外我發現100D Kit鏡的球狀變形變明顯,蘿西歐上半身明顯變壯;D3200所拍出來的色彩調性則是比100D及A58要偏冷調。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16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10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125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承前一組的逆光場景,我利用機身的內建閃燈來補光,這裡要跟大家說聲抱歉...因為準焦的似乎只有100D,麻煩這組各位只要參考內閃自動補光聰明與否即可。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125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125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16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100D以內閃補光後,前後景均能獲得正確的曝光;D3200的背景細節雖然不夠豐富,但人像補光的效果至少還不錯;在過去印象中Sony內閃一直很聰明,但上圖的表現卻讓我感到意外,不知道是否因為設為強制閃光的緣故,但100D與D3200也是用強制閃光來補光就是了,設定上並沒有差異。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最後我讓蘿西歐分別拿這三台相機來試試自拍的效果,印象中她拿完D3200和A58之後再換100D上手,馬上就喊出了「好輕」的字眼,因為前兩台在她自拍時,我也必須在一旁側拍,搞得她手都開始發抖了
;各位可以參考上圖在蘿西歐自拍時手持的姿勢,另外不曾用DSLR自拍的她,初體驗就獻給本篇文章囉,自拍真的是要天份啊!因為她自拍的每張幾乎都準焦...超強的啦。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250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125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125s、ISO 100、+0.7EV。【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今年Canon隨著700D、100D、70D陸續的推出,總算是彌補了過去Live View自動對焦效率不彰的問題,重點是支援全時自動對焦,雖然100D在LV的對焦速度雖然還是輸給70D一些,但已經屬於實用的等級;將100D拿來與D3200及A58較量,鹿死誰手還說不一定呢!以下是小編測試的Live View對焦表現,各位可以仔細對照一下,看看哪一家較合你意。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Canon 100D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Nikon D3200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Sony A58
看完上面的影片各位應該心裡有數了吧!100D採用觸控對焦方式作業,觸控下去很快就能完成對焦動作;D3200再按下快門鍵後,每次對焦都會前後進行搜索才會顯示合焦,在速度上明顯差了100D一截,不過100D得要搭配STM步進對焦馬達鏡頭,在Live View模式下才擁有這樣的對焦速度;A58在Live View模式下的對焦速度跟用觀景窗取景時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它就是利用相位差對焦點進行對焦,所以歲焦速度自然是三款DSLR之中最快的,這點應該無庸置疑。
拍照對焦時的速度剛剛大家已經見識過了,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錄影時連續對焦的流暢度吧!每段影片長度大概在10秒左右,因為從蘿西歐的表情已經可以知道,被人側錄盪鞦韆是有多尷尬的一件事,所以影片錄短一點速戰速決!錄影時我統一將對焦框固定在畫面中央,然後追蹤蘿西歐前後擺盪時的動作,各位在觀看影片時可以多留意臉部準焦與否,因為我是針對臉部去做連續對焦的動作。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Canon 100D全時錄影對焦的過程流暢且寧靜,這都得歸功於STM鏡頭。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Nikon D3200在錄影連續對焦時,似乎有些跟不上蘿西歐擺盪的速度。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Sony A58在錄影連續對焦時的表現依舊是三機之中最出色的,整段影片蘿西歐的臉蛋都是清楚的。
高ISO想必也是玩家在入手相機之前會考量的重點之一,所以各級感光度的比較小編當然不能放過,但這三颱相機的感光度範圍倒是有些差異。100D的範圍從ISO 100~25600、D3200的範圍從ISO 100~12800、A58的範圍則是從ISO 100~16000啟用多框雜訊消除後,感光度可提昇至ISO 25600。接下來就一起瞧瞧各家在高ISO時的雜訊抑制能力如何吧!
▲測試環境:微光室內、曝光參數統一、手動對焦、色彩風格:標準、高感光度消除雜訊:標準、長時間曝光雜訊消除:關閉、上腳架、倒數計時拍攝。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JPG 原圖打包下載 RAW 原圖打包下載
Nikon D3200:JPG 原圖打包下載 RAW 原圖打包下載
Sony A58:JPG 原圖打包下載 RAW 原圖打包下載
看完上面的比較後,D3200在ISO 1600時已經輸給了100D與A58,小編在去年評側D3200時也曾說過,因為D3200塞入的畫素過大,導致高ISO的表現衰退。接下到ISO 6400時100D與A58已可分出高下,最後是由A58勝出;雖然100D毛球上的細節看起來稍多一些些,可是A58在「愛情」該圖上的雜點卻抹得很乾淨,看起來比較實用。畢竟剛接觸DSLR的朋友不太可能會選擇雜點多但細節稍多的照片,事後再用軟體降噪,這樣實在太費工了。接著是100D與A58分別開啟「多重拍攝消除雜訊」與「多框雜訊消除」後ISO 800~25600的表現。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JPG 原圖打包下載
Sony A58:JPG 原圖打包下載
當100D啟用「多重拍攝消除雜訊」後,就算感光度來到ISO 6400還是能保持應有的細節,且雜訊抑制的效果也比A58要好,至於到ISO 25600時100D和A58差異就變小了,因為都失去了實用性。
C、N、S這三家各自有亮度補償上的功能,前面在拍攝人像時即曾為大家示範過,現在就在同場景下比較各家補償的程度分別是如何;其中100D與A58另外還支援HDR功能,所以在反差過大的場景下,可以更有效的修正明暗反差過大的場景。
按這裡檢視圖片
附加壓縮檔:原圖打包下載
看過上圖後小編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其中100D的自動亮度優化效果實在是有限,尤其時這樣反差過大的場景;而D3200的D-Lighting與A58的DRO AUTO,則保留了天空多數的雲朵細節。HDR開啟後100D倒是扳回了一城,畫面對比明顯降低了不少,細節看似比A58的HDR要多,但看起來實在不怎麼討喜。
人像實拍前面看完了,各位應該很想知道在其他情況下三機的表現又是如何吧!小編準備了山景、海景、建築、花卉、室內光源、食物...多達八組的範例讓大家參考,希望各位在選購自己第一台DSLR時,能透過本篇文章找到答案。
上個月參與汽車版的
休旅車環島斷油特企,順道來到了花蓮玉里赤科山,小編當然不能錯過這幅景色,但我們只在這裡停留了半小時左右,因為要環島所以要不停趕路...看到美景卻不能好好拍的感覺實在很差,但我也只好跟著大夥離開,不然我就得步輪下山了。大家可以比較一下三機對於畫面中的金針花與綠地的色彩,在這裡我比較喜歡D3200的表現,因為它的「綠」是呈現青綠色;100D給我的感覺像是多了一片黃色濾鏡在鏡頭前面,感受不到自然景觀應有的色調;A58的顏色跟D3200較為接近,但綠地的顏色還是小輸一點。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10、1/16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10、1/16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10、1/160s、ISO 100。【檢視大圖】
上上週北部幾乎都有出現午後雷陣雨的情形,所以假日一到我只好往東北部移動,其實還是為了能夠拍到不一樣的景色,所以我來到了龜口漁港;好在沒有遇到午後陣雨來攪局,讓我順利捕捉到了海景與藍天。我發現三機對於「藍色」各自有不同的詮釋,100D比較接近肉眼所見;D3200的海水則有些篇綠,所以看起來沒那麼藍;最號A58加料似乎有點重,雖然看起來最容易被吸引,但我必須要說這並非肉眼所見的畫面。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10、1/32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10、1/32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10、1/320s、ISO 100。【檢視大圖】
在大直、內湖這一帶能拍的景觀其實不多,所以我在拍攝測試照時都必須離開內湖這塊寶地才有機會拍到不同的畫面,而「劍潭古寺」算是離小惡魔總部最近,人煙也最稀少的人造景觀了,加上它的建築本體保持的非常新,所以在做一些比較時,我會選擇到此地取景。這組照片在拍攝時,我都是對畫面中央「劍潭古寺」這四個大字進行對焦。介紹到這裡我得要稱讚一下100D的Kit鏡畫質真的不錯,若各位看到目前為止都有點大圖參考的話,應該可以發現100D只要有準焦,其實它的銳利度都很不錯,可惜的就是18端會有明顯的球狀變形,除此之外倒是沒啥好挑剔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8、1/16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8、1/16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8、1/160s、ISO 100。【檢視大圖】
大學在陽明山混好幾年的我,對陽明山自然也多了一份情感在,所以我也很常往山上跑,不論是拍山景、花卉、雲海、夕陽都合適,這天原本想衝大屯山拍日落的,但騎到巴拉卡公路這邊就漸漸轉陰了;在一旁的觀景台看到這幅景色就順手記錄了下來,沒想到這裡也看得到小型的梯田。而這組照片中,我最欣賞的還是D3200的發色。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8、1/25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8、1/20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8、1/200s、ISO 100。【檢視大圖】
以下畫面各位應該很熟悉,因為這是從碧山巖向下俯拍的景色,拍攝的這天我上班經過大直橋,發現許多厚實的低雲層,決定直接往山上衝,但來到碧山巖這時光線似乎有了變化,所以雲層並沒有我當時在橋上看得那樣立體,但來都來了...還是上腳架先拍再說,有幸的朋友可以點擊原圖參考照片的細節,對焦距離均設為無限遠。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10、1/25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10、1/20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10、1/250s、ISO 100。【檢視大圖】
由於這三顆Kit鏡都不是大光圈鏡頭也並非恆定光圈,所以要獲得明顯的散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望遠端,並將光圈開至最大來拍攝;並且盡可能縮短對焦距離,然後讓拉長被攝物與後景的距離,這樣散景的效果就會很明顯。接下來可以參考看看各鏡散景的形狀還有朦朧的程度,另外就是對紫色的還原能力。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5.6、1/25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5.6、1/250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5.6、1/250s、ISO 100。【檢視大圖】
一時半刻實在找不到適合用來表現鎢絲燈光源的環境,小編腦海中浮現的就是IKEA...便立刻起身前去拍個幾張。100D其實是最接近現場的氛圍,D3200因自動白平衡的修正而犧牲了原有的暖色調,至於A58算是修正幅度最大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3.5、1/125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3.5、1/125s、ISO 1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3.5、1/125s、ISO 100。【檢視大圖】
現在人手一機的年代,不論是手機或是相機大家其實早已習慣拍照這個動作,只要時美食當前下意識應該都會想要掏出相機拍個幾張,當你入手DSLR之後可能會更容易上癮,因為照片細節比過去更多,曾此也更加的明顯。這組圖的光線來源是畫面左邊灑進來的陽光,三機的亮度補償均有開啟,所以可以看到100D的影像「對比」較D3200來得重,但100D與D3200這兩張的拍攝結果我都滿喜歡的,反倒是A58一整個偏藍,所以這回合就判它出局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non 100D】f/5.6、1/125s、ISO 8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 D3200】f/5.6、1/125s、ISO 800。【檢視大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Sony A58】f/5.6、1/125s、ISO 800。【檢視大圖】
靜態的部份較量完了,對影片畫質還有收音品質有要求的玩家,可以參考小編提供的4組共12支的影片。三機都具備FULL HD的實力,A58比較特別的是除了可記錄30p之外還能記錄60i的格式;A58雖然強調它的資料影片流量高達24Mbps,但其實資料量最多的是100D,它每部影片的資料流量都在40Mbps以上。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Canon 100D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Nikon D3200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Sony A58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Canon 100D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Nikon D3200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Sony A58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Canon 100D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Nikon D3200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Sony A58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Canon 100D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Nikon D3200
[embedded content]
【優酷網影片連結-請點我】
▲Sony A58
終於...終於要寫到總結了,每次要寫這類型的企劃,小編最後都會寫到詞窮,文中「膚色」我大概提了兩萬九千五百七十次、「白皙」差不多講了一萬七百一十三次、「討喜」則是提了五千六百四十二次...知道我痛苦了吧
!我多想要把照片全部貼上後,按下「文章送出」鍵就收工,因為這種集評文章,編輯寫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提供原圖、拍攝參數,網友們自己都能夠腦補完,但出來跑還是要還(還字數),所以這裡小編還是要跟大家做個了斷,啊...不是做了斷,是做總結才對
。
首先以Canon 100D來說,它在體積與重量上存在絕對的優勢,若有攜帶上的考量100D應該會被列為首選,再從操控性來看,100D多了觸控螢幕的加持,許多設定都能以觸控方式快速完成,這也是100D獨家的優勢;對焦點數量是三機之中最少的,但入門機的對焦系統只有中央點能讓我信賴,所以就這點來說我沒什麼感覺;Live View時自動對焦的速度還有錄影連續對焦的流暢度,雖然不是最快但都屬於實用等級,我可以很放心的使用。在膚色上依然維持C家一貫的水準,在各種環境下的幾乎都能夠勝任,且內閃補光的效果很不錯;但是在風景的表現上,100D似乎不如D3200那樣討喜(...五千六百四十三次),這也是在實拍圖上可以被驗證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回拿D3200一起來比較,對它可說是比較不公平的,畢竟D3200都推出一年的時間了,而其它兩款則是今年上半年才推出的新機,因為硬體規格的進步,在功能及影像品質上自然會有些差異。在膚色上D3200的確是顛覆了我過去對Nikon的印象,因為以前每次拿N家機皇以下的機身,以預設值拍攝人像總會有蠟黃的情形出現,但聽過不少老玩家的經驗分享,這是拍攝亞洲人才有的情形,可能跟黃種人的膚色有關吧!但本次的女主角「蘿西歐」,本來就屬於白皙的膚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正好對D3200有加分的效果。在拍攝風景時D3200能夠還原綠地應有的翠綠色,面對反差過大的場景開啟D-Lighting也能夠即時修正,非常的實用。另外D3200+Kit鏡目前的售價也是三機之中最平價的,預算先決的朋友可以優先列為考慮。
A58的體積雖然最大,但它的操控性可以說是最完整、握感也最棒,雖然因為Cost Down拿掉了A57部分功能,不過它的Live View自動對焦速度還是非常有競爭力,延續Sony長期以來的優勢。A58因為採用半透明反光鏡的緣故,拍攝人像時會多或少會遇到亮度稍微不足的情形,所以我建議測光時可以稍微Under約0.7EV左右,至於在膚色則是跟D3200挺接近的。拍攝風景時藍天與海景可說是A58的強項,看得出來A58對藍色較為敏感。在高ISO方面,雜訊抑制能力跟100D不相上下,有微光作業需求的玩家可將100D與A58列為考慮名單;最後就是A58的DRO功能還挺聰明的,拍人的時候可以很自然的修正臉上的陰影,降低反差的情形。
最後…我還是把總結留給各位看倌吧!大家看完那麼多照片、影片之後,心中肯定有屬意的機種,若願意的話,也一起分享你的看法吧;本篇搭配的都只是各家最入門的Kit鏡,若是使用高階鏡頭的話,表現絕對不只如此,不過那可能又是另外一個錢坑了。感謝大家花那麼多時間看完本篇文章,若有任何疑問或想法也歡迎提出唷。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回的獎項共計有四組,分別是「Canon百微鏡頭杯x2」、「Nikon 24-70 f/2.8鏡頭杯x2」!讓你以後看相機版企劃,口水不再弄濕你的鍵盤和滑鼠,未來就由鏡頭杯來代勞吧。活動辦法很簡單,只要回覆留下你對本篇文章的看法即具備抽獎資格(請針對主題討論,否則將不具資格)。活動即日起至9/13 AM 10:00,數量有限快來留言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附加壓縮檔:原圖打包下載
攝影協力:羅柏江、ki_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