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el & Unusual (迴路人生)
要描述這部電影的特色不免會提到它的表現手法,完全不想事先得知任何情報的朋友請勿閱讀。
關於《迴路人生》這部電影有個小故事,這是當初在2014金馬奇幻影展播放的電影,台灣並沒有上映。小豪雖然不算影評但有加入一個影評社團,有幾位影評前輩看完電影後極力推薦這部電影,並且說台灣沒有引進真的很可惜;隨後大家就說要集資來購買這部電影的版權,後來就有片商決定引進這部電影。
電影說故事的手法很特別,用拼圖式的方式說故事,隨著對故事了解的程度而對每個角色有著不同的看法。會讓人想起《明日邊界》的設定以及《千年女優》的表現手法;比較特別的地方大概是它用了很低的成本,表現出這些手法。
電影用了很多的困惑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觀賞電影時著實會讓人很好奇故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斟酌參考題材的部份。
.電影資訊:@開眼、@IMDb(7.6/40)、@爛蕃茄(無)
.電影預告:中文預告
.粉絲專頁:Cruel & Unusual(臉書)
.上映日期:2014金馬奇幻影展、2014/07/25
.片長:95分
.隱藏劇情:無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2014金馬奇幻影展、無間地獄、殺人、自殺、外籍新娘(菲律賓民都洛)
佛教或道教都有對無間地獄(阿鼻地獄)的描述,大意是說若犯了某些罪(殺生、偷盜、淫邪等)就會墜入無間地獄,會重複受苦與生死,永不超生。這部電影的設定有點類似,殺人者得重複無限次體驗殺人的過程,但它沒有提及宗教的部份。
以一片漆黑的畫面配上背景聲音作為開端,艾格在幫他老婆梅作CPR。之後故事回到稍早之前,艾格跟梅開車在回家路上,艾格覺得這片段很熟悉,後來發現自己正在日復一日的重新體驗當天的生活。這部份有點類似《明日邊界》,但不太一樣的是,明日邊界是透過主角經驗的累積,做出不同的選擇來避免危險;《迴路人生》則是每次艾格重新體驗時,就多透露一點故事,讓觀眾慢慢拼湊玩整的故事原貌。
這部份蠻有趣的,第一次重複讓觀眾知道電影這個設定,艾格這時堅信自己並沒有殺了老婆。再次重複時,艾格發現是自己為了搶電話,失手殺了老婆。(輔導員有說每次穿越門的時候,記憶會模糊,但是會慢慢回憶起更多。)又重複時,艾格發現老婆似乎隱瞞了什麼事情,事情不太單純。再次重複時,艾格發現是老婆在他的餐點中下毒與下安眠藥,這段有點像是鬼偵探在破自己的命案,頗有意思的。最後艾格開始會附身到其他人身上去體驗這天的事,他才發現事情並不是他想的那樣,原來自己無形中一直在傷害老婆。重新啟動這個哏被電影發揮的非常有趣,並非是單純敘事,而是每次重啟都讓觀眾對於事件真相有不同的感受。
電影在細節設定上也頗有意思,一開始負責指導大家說出自己故事與管理秩序的女士引導師、為初次到這無限輪迴空間解說狀況的男子輔導員,兩者都是用電視機黑白影像的方式來呈現。雖然看起來只是電視機,卻擁有實際懲罰眾人的超能力。這點蠻有意思的。
輪迴的過程只是有個設定,只要殺人者想在重新體驗過程中改變行為與選擇,就會倒帶,逼迫殺人者每次都只能選擇同樣的行為,當然也會造成同樣的後果。
最後那部份可能有些朋友會看不懂,艾格想改變無限輪迴的狀況,於是拉桃樂絲進到自己的房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進去後會重新體驗殺人經歷),桃樂絲在艾格的經歷中做出的行為能影響結果,但是不會倒帶。艾格利用這點新發現的規則讓自己不至於殺了老婆,不過卻也發現這樣一來會變成老婆殺了他,換老婆得無限次體驗殺人過程。艾格是真的愛著他老婆,不忍讓老婆承受那樣的痛苦,最後他做出的選擇是,他跑到桃樂絲的回憶中,把想自殺的桃樂絲勸下來,選擇自己自殺。
為什麼艾格要自殺?
他若不這樣做,會受無限輪迴之苦的就是老婆。
最後的老太太是誰?為什麼她手上會有刺青?
老太太就是桃樂絲,電影有提到她死於1972年,明顯跟艾格死去時間有段差距她才會用這種口吻說出,所以她年紀比艾格大不少。當艾格拯救想自殺的桃樂絲後,正在跟女兒說話(已死的桃樂絲)在艾格改變她自殺這件事時,女兒突然就看得見她了,表示已死的桃樂絲活了過來(所以她手上才會有刺青)。
梅應該是透過警方得知艾格死訊(電影沒演),所以跑來桃樂絲家庭院的大樹這弔念丈夫。因為艾格跟桃樂絲年紀有段距離,所以桃樂絲已是老太太。桃樂絲想起艾格的遺言,所以有辦法把艾格留給妻子的信沒寫完的那句話補上(太沈重)。
艾格自殺後...?
艾格自殺後又重新回到引導師那去,不過有別人其他受罰者,他是充滿驕傲的。因為他拯救了妻子與桃樂絲,拯救了兩個家庭;或許是覺得死的有意義吧,他可以很坦然的接受這懲罰。
其實對這部電影的感觸不算深刻,會出現在那裡受苦的人幾乎都是殺了家人。朱利安淹死自己女兒和兩個孩子、威廉殺死自己的雙親、桃樂絲自殺,艾格則是發現自己對老婆的愛太過佔有而造成後來的事件。
電影並沒有描述無間地獄來作為警世的意圖,而是在探討當人們犯了錯,若有機會去自我檢討,是會願意接受懲罰,也希望能改變當時的行為。電影這部份給我的感受是,每個人其實都是好人,但在情緒(或酒精等)的影響下很容易做出錯誤的行為;雖然我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無間地獄,但我想這些事是會在生命中無數次折磨們我們的。若要說電影有什麼核心想表達的概念,我會覺得是:傷害他人前請三思。
大衛瑞奇蒙派克(David Richmond-Peck) 飾演 艾格
蜜雪兒哈里森(Michelle Harrison) 飾演 桃樂絲
麥可艾克隆(Michael Eklund) 飾演 朱利安
每個人手上的刺青是殺害的對象。
Richard Harmon 飾演 威廉
瑪莉布萊克(Mary Black) 飾演 引導師。電視與真實互動這點蠻有意思的。
Andy Thompson 飾演 輔導員
電影週邊
電影海報
電影DM
這是參加「宝米數位」的特映會,體驗戲院:台北某試片室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Cruel & Unusual
其他名稱:迴路人生(台灣)、回路人生(中國、網路)
影片年份:2014年
出品國:Canada
出品:Bare Knuckle Pictures
發行商:寶米
語言:English
導演:梅林‧德維賽維克 Merlin Dervisevic
編劇:梅林‧德維賽維克 Merlin Dervisevic
演員:
大衛瑞奇蒙派克 David Richmond-Peck ...... Edgar 艾格
Bernadette Saquibal ...... 梅 Maylon
蜜雪兒哈里森 Michelle Harrison ...... 桃樂絲 Doris
Monsour Cataquiz ...... 戈根 Gogan
Kyle Cassie ...... 蘭斯 Lance
瑪莉布萊克 Mary Black ...... 引導師 Facilitator
麥可艾克隆 Michael Eklund ...... 朱利安 Julien
Richard Harmon ...... 威廉 William
Andy Thompson ...... 輔導員 Counselor
John Hainsworth ...... Old Man
Jena Skodje ...... Rebecca
Jared Ager-Foster ...... Tyler
Fraser Kirkland ...... Ryan
Christina Jastrzembska ...... Older Doris
David Milchard ...... New Inmate
劇情簡介
《迴路人生》是加拿大新銳導演德維塞維克的首部劇情長片,曾以短片獲獎無數的他花費長達四年籌備本片,卻僅僅用十五天即完成拍攝。
艾格醒來後發現身處異度空間,他被告知已經死亡,並被控謀殺愛妻。什麼是地獄呢?不需要罰你上刀山下油鍋,只需參加彷彿戒酒協會的團體療程,找張椅子坐下來,然後分享殺人經驗,這只是痛苦的開端,如果拒絕,藏在電視螢幕裡的治療師就會狠狠地教訓你。
真正的酷刑,是在推開無盡長廊上屬於自己的那扇門後,你就會自動回到生命最後一刻,日復一日體驗死亡的滋味。艾格試圖衝破重重關卡,還自己一個清白,因為他不相信指控的罪名,但他是否真如自己所想的那般無辜呢?
延伸閱讀
.還有什麼推薦的電影:電影心得目錄 2010年~2014年
.所有電影心得,分類:電影心得(或只列出文章標題)
.找電影院:電影院介紹
.轉貼文章技巧:Facebook 轉貼連結的設定
.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歡迎用「轉貼連結」或「分享」的方式轉貼文章,請勿全篇複製,
喜歡文章的話,也不客氣的留下回應或點個讚吧。
Cruel & Unusual,
迴路人生,
Merlin Dervisevic,
David Richmond-Peck,
Bernadette Saquibal,
Michelle Harrison,
Monsour Cataquiz,
Kyle Cassie,
Mary Black,
Michael Eklund,
Richard Harmon,
Andy Thompson,
John Hainsworth,
Jena Skodje,
Jared Ager-Foster,
Fraser Kirkland,
Christina Jastrzembska,
David Milchard,
特映會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